蒋周健:“雷锋式”的爱心音乐家
日期:2020-04-17 / 阅读:268
蒋周健:“雷锋式”的爱心音乐家
一直以来,周艺教育创始人蒋周健都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免费教贫困孩子学习古筝,另一个是资助困难家庭孩子上学。十载爱心路,风霜雨雪情,蒋周健成了镇江首位中华儿童少年慈善救助基金会爱心大使,他和他的团队累计帮助贫困儿童上百人,组织的“高雅艺术慰问行“等公益活动受益人数达3000多人次,个人参与义务服务累计超过1000多小时,向镇江京口特殊教育中心、丹阳特殊教育学校、镇江特殊教育中心、镇江飞达光彩学校捐古筝、吉他等乐器五十余把,周艺公益班的学员最高已经考取八级......这么多爱心称号笼罩下的蒋周健老师,有着不同于80后的成熟和热情,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们的努力,是为了让每个孩子能享受到音乐的阳光”,而这句朴素的话语,就是支持他一路走到今天的信念。
音乐之花,在“新天地”里悄然绽放
谈起当初为何放弃已经小有成绩的事业离开北京,回到家乡镇江创业,而后一发不可收拾地走上公益道路,蒋周健说:“到今年,已经快要10年了。”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身为独子的他毅然辞去北京高校的教师工作,回到家乡父母的身边。然而现实往往是那么的残酷,回到镇江的他感到非常不适应,除了缺少北京大都市的音乐文化氛围,更为关键的是,原本信心满满他,接连投出去的简历全部都石沉大海。现实迫使蒋周健不得不改变计划,最终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由于资金有限,最初的“周健文化艺术中心”只是蒋周健家中的一个小房间。蒋周健既是老板又当员工,既是行政总监、 艺术总监,又是唯一的老师。除了专心授课外,他还不遗余力地开始了自己一直期冀的古筝文化艺术推广。社区广场上,一张桌子、一台电视、一沓宣传单,虽然围观者寥寥无几,虽然接受到最多的是嘲讽、漠然和不理解的眼光,但蒋周健没有放弃,只要有时间、有机会,他就会搬着那套“装备”,跑到大大小小的广场上开讲起来。
在蒋周健看来,每个人都有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的权利,哪怕是哪些特殊的孩子和折翼的天使。同样,作为音乐人的他,也应该尽到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让音乐的阳光照射到更多的角落。“小时候有个老师告诉我,音乐是有钱人的游戏。”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学艺之路,蒋周健提到的最多的就是“感恩”儿字,不论是启蒙老师的悉心教诲,还是成长过程中他人给予的帮助,都坚定着他做公益的信念。
“周艺教育,在实现艺术理想的道路上,就是要在贫困的孩子中找到一些不屈向上的灵魂,温暖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和自我完善打开一扇门,并为他们精神发育提供必要的精神食量。”今天的蒋周健,在全市已经开设了5家连锁培训中心,并在北京、常州、苏州等城市也设立了分部,讲授的课程从创业之初的古筝,逐渐扩展到器乐、声乐、理论、舞蹈、美术等五大类二十多项。而他的公益课堂,也从面向贫困家庭孩子的公益班,扩大到了特殊教育中心,还走进了未成年犯的身旁......
大爱镇江,特教中心走来的“编外员工”
京口特教中心、丹阳特殊教育学校丹阳最大的农民工子弟学校......都留下了蒋周健的身影,送教育、送乐器,蒋周健忙的不亦乐乎,不论是智障孩子、有自闭症的孩子,还是家庭困难的孩子,在他眼里都是一样的可爱。从一点一点调整手势,到一句一句地教会乐谱,孩子们用心感受着蒋老师带来的音乐乐趣。
周艺公益京口特教班建于2010年6月16日,从此以后,每周一的下午,蒋周健都要从镇江新区赶到镇江市区京口特教。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再加上十几分钟的步行整整四年,两百多个下午,他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重复这条路,风雨无阻,为京口特教的孩子们免费上古筝课。蒋周健一直坚持着,一学就忘,最初连“12345”的按弦都记不清楚的残障儿童,培养成了能完整弹奏出古筝三级考试曲目的学员。谈到自己的耐心付出,蒋周健用一句朴树的话概括了全部:“作为镇江人,镇江社会妈妈,我有义务为需要艺术的孩子提供帮助。”
2012年镇江社会妈妈十年路《关爱残障儿童 牵手共庆六一》活动现场,来自京口特教中心的12名古筝班学员用心弹奏了一曲《上学歌》,来表达自己对热心人的谢意,虽然他们的演奏不够完美,但他们用最简单的方式去理解和感悟音乐,真正达到了内心的契合,现场掌声经久不息。回忆起当时情景,蒋周健仍不胜唏嘘“当时我已经想放弃了,智障孩子学古筝,在全国也是非常罕见,进度之慢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然而活动现场,我给他们打拍子的时候,却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在那一刻,我就坚定了不管多么困难,我也要用心教好这些孩子们。”
有教无类,让每一个孩子感受音乐魅力
2013年,“周艺公益”发起的“公益古筝班”走进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街道,招收10名困难家庭儿童全程免费进行教学培训。这个培训基地的建立标志着镇江明盟正式拉开了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的帷幕,也为民主党派创造性地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拓展了一片新天地。
成立这个公益班最初的想法,源于蒋周健自身的经历。在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蒋周健认识了筱景的父亲,交流中得知筱景刚刚动过脑瘤手术,而这位父亲又刚刚遭遇车祸,不宽裕的家庭顿时变得一贫如洗。原本只打算捐点款的蒋周健,突然想用他自己的专长帮助这位丹阳小姑娘。但由于筱景刚刚恢复不方便来镇江学习,这件事一直牵挂在蒋周健的脑海里,短时间未能付诸于实施,一年后蒋周健的丹阳工作室正式成立,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筱景这个孩子。可由于当时彼此没有留下联系方式,要找到筱景并不容易。蒋周健发动亲朋好友在丹阳知名的网络论坛发帖寻找筱景,在好心人的爱心接力下,几经辗转,蒋周健终于联系上了筱景的父亲。虽然由于筱景脑部动过手术,学习进展缓慢,但三年来,蒋周健仍坚持不收一分钱费用教授他学习古筝,圆了这个孩子长期的音乐之梦。
2014年6月,周艺公益将音乐课堂开进了监狱,蒋周健亲自担任江苏未成年犯管教所的音乐帮教工作。身为国家艺术考级考官的他,还积极筹备成立了监所特殊艺术考级点,使得16名问题少年有机会走进考场,和普通孩子一样取得了全国社会艺术水平等级证书。也许,蒋周健和他的周艺公益,最打动人的正是这种知行合一的力量,正如他所说“一个人的伟大在于帮助自己身边的人,最好的教育是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向善的种子,用于影响生命,用爱激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