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85026005

电话咨询

《风流一代》杂志社专访——蒋周健:琴弦上的公益梦想

日期:2020-04-16 / 阅读:195

《风流一代》杂志社专访——蒋周健:琴弦上的公益梦想

 
 

 

一身休闲随性的装扮,让人看不出蒋周健身上商人的痕迹,谈话间,他甚至流露出浓重的书卷气息。

创业和公益,把蒋周健的生活大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就是作为周艺教育集团的董事长,规划公司的发展方向,带领公司稳步前行,一部分是作为周艺公益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为残疾、贫困及失足的孩子带去音乐的熏陶。

这些年来,以古筝为媒,蒋周健在琴弦上拨动着公益的梦想,从音乐到公益,他一步一步抒写着自己事业和梦想的人生笔记。

这一切,都缘起于让每个孩子享受到音乐的阳光。

 

 

计划外的创业

凭借音乐天赋及学习古筝道路上的名师点拨,在中央音乐学院上到大二时,蒋周健已能通过演出赚到学费和生活费,大三时,他受聘到北京一所艺术类院校教授古筝,还在北京通州买了房,不出意外,他将定居北京,丰厚的收入足以享受生活,享受音乐。

父母的牵挂让他的艺术之旅拐个弯。

因是独子,父母不愿意让他只身在外漂泊,临近毕业,就想尽办法让他回家。为了安抚父母的焦虑,大四那年,他在北京和镇江之间来回跑,跑得很辛苦,最终,蒋周健也没能拗得过父母的执着,只能放弃北京的事业,于2006年回到镇江。

刚开始的一段日子,蒋周健对未来充满信心,有最高音乐学府的教育经历、有艺术学校的授课经验,找工作料定不难。

谁知现实却和他开起了玩笑。投出去的简历没有回音,培训机构都是一人一岗,艺术团体大多人满为患,到学校当老师似乎也没有用武之地,想到其他单位搞业余文体活动,也不大现实。他还想在同行那里找碗饭吃,先帮着带带学生,但碍于利益相争,慨然做罢。

思来想去,他决定利用自己的艺术专长创业,教学生学古筝。

起初,“周健文化艺术中心”就是蒋周健家里的一个小房间,他一个人挑起所有的岗位,顶着中央音乐学院的名头,很快,就有十多名学生报名了。

这些报名的学生中,有的是为了冲刺艺术类考试,蒋周健悉心教授,除了在演奏技法上言传身教,还专门开设专业知识、艺术理论课程,尽量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学生。

优异的艺考成绩,全国性大赛的证书,学生们给了蒋周健最好的回报,还有更多慕名而来的学生和家长。

学生多了,名气响了,蒋周健从家里的小房间搬了出来,扩大了艺术中心的规模,讲授的课程也从古筝逐渐扩展到器乐、声乐、理论、舞蹈、美术等。

2008年,周艺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如今,周艺教育已经在常州、无锡、苏州等地都设有分部。从一间房、几十名学生起步,蒋周健创业的道路越走越宽。

 

 

 

做公益,也是做人

2008年,蒋周健还做了一件事,就是成立了周艺公益服务中心,统筹开展每一个公益项目。

十岁时,蒋周健家里的经济条件才让他有学习音乐的基础,当时他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学音乐很费钱。上中学市,一位语文老师说:“艺术是有钱人的游戏。”他把这句话记在心里。

创办培训机构,蒋周健不讳言逐利,他用自己的实力让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孩子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这时,那位音乐老师的话突然浮上心头,家庭贫困的孩子想学音乐怎么办呢?

2006年,蒋周健创业刚起步,就在当地的媒体刊发一则启事:凡持有相关部门开具的贫困的贫困证明、低保证明家庭中的儿童。年龄在6岁到12岁均可报名参加古筝免费学习班。针对不同年龄段学员共招16人,分两个班。以考级十级为结业标准,每周一课时,学习总时长在三到五年。

在当地媒体的采访中,蒋周健说“周艺教育,在实现艺术理想的道路上,要在贫困的孩子中找到一些不屈的向上的灵魂,温暖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和自我完善打开一扇门、”

办教育到现在,他于音乐对心灵的教化越来越深的感悟。在他心里,每个人都有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的权力,哪怕是特殊的孩子,哪怕是折翼的天使。

镇江京口特教中心服务是一群残障孩子,周艺公益2010年6月在特教中心成立特教班。从此,每周一下午,蒋周健都要赶到特教中心,整整四年,风雨无阻,坚持给特教中心的孩子们免费上古筝课,一点一点地调整手势,一句一句地教会乐谱。

2012年,镇江社会妈妈公益团体活动现场,京口特教中心的12名古筝班学员受邀演出。她们合奏了一曲《上学歌》,虽然演奏不够完美,但他们却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感悟音乐,表达谢意,演奏结束,掌声经久不息。孩子们真切的眼神,快乐的笑脸,让蒋周健眼含热泪。

为了让音乐的阳光照射到更多的角落,蒋周健还把公益事业延伸到失足孩子的身上。

2014年8月,蒋周健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把中国歌舞剧院考级点设到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并亲自担任管教所的音乐帮教工作,为失足孩子提供古筝教学。一年之后,管教所的30名服刑少年参加古筝考级,全部通过古筝一级考级。

蒋周健认为,艺术的根本在于用心去感受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并不断创造新兴之美。“最好的教育不是灌输,是在孩子们心里中下一颗向善的种子,去带动、去影响,争取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爱激发爱。”

2013年教师节,有学生给他写了贺卡;“蒋老师,谢谢您帮助我们这些有困难的家庭,祝你教师节快乐。”

“学艺先学人,人正音方清”。有时,蒋周健会带着正常孩子一起走进特教中心、贫困学习和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让正常孩子和这些人去接触,感受“爱”与“感恩”,让她们从小就融入这样的氛围当中,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心。

做公益这么多年,蒋周健笑称容易“上瘾”。他说帮助别人获得的愉悦感是什么都不能比的。他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看到每一个热爱音乐的孩子能够无拘无束地享受音乐的快乐,能够通过音乐感知社会的美好。

2016年,蒋周健的公益事业又有了新的方向,他准备发掘镇江优秀的残艺人艺术人才,帮助他们搭建平台,向社会展示他们的才华。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蒋周健的公益事业,有人曾经当面说他的公益事业是作秀,也有人说他的公益事功利行为。对此,蒋周健是这样解释的,任何一件事情,做的时候就要看清楚到底有没有收获,这种收获就是你身边的人能不能得到你的帮助,有所提升。如果确定有,就继续做下去。我们之所有高调宣扬善举,说不定就能触动别人的心弦,让更多的人加入公益事业。


copyright © 江苏周艺美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