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盟:待到百花开 芬芳满人间
日期:2020-04-15 / 阅读:355
江苏民盟:待到百花开 芬芳满人间
待得百花开 芬芳满人间
——访镇江民盟文化支部盟员蒋周健
人物名片:蒋周健,男,1982年生于江苏镇江,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镇江首位国家乐团客席、镇江艺术界首位“最高慈善义工奖”得主、镇江首位全国公益基金会爱心大使、镇江首位国家歌剧院考官、镇江首位学生获国际古筝大赛金奖、镇江首位中国社会团体副会长。
一直以来,周艺教育集团的校长蒋周健都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免费教贫困孩子学习古筝,另一个是资助困难家庭孩子上学。十载爱心路,风霜雨雪情,蒋周健成了镇江首位全国公益基金会爱心大使,他和他的教育集团累计帮助贫困儿童上百人,组织的“高雅艺术慰问行”等公益活动受益人数达3000多人次,个人参与义工服务累计超过600小时,向镇江京口特殊教育中心、镇江特殊教育中心、镇江飞达光彩学校捐古筝、吉他等乐器五十余把……这么多光环笼罩下的蒋周健老师,有着不同于80后的成熟和热情,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们的努力,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能享受到音乐的阳光”,这就是支持他一路走到今天的信念。
初见到在公益圈里大名鼎鼎的蒋周健的时候,他的眼神干净,声音脆亮,言谈话语中充满着80后特有的朝气与热情,给人的第一感觉亲切而没有距离感,是一个内心充满童趣的阳光大男孩。
“男老师选择古筝这条路的好像不多呀,他能教的好么”面对周围人的好奇目光,蒋周健用一系列成绩和日益扩大的规模,回应了最初的质疑和不解。一份份公益运行项目报告书,一次次度过难关之后的如释重负,通过自己不懈努力收获的孩子们享受音乐时的一张张笑脸……所有这些,让他这个当初只知道捐钱、捐物、走进敬老院做志愿者的北漂一族,对何为公益有了更加切实的思考和更为成熟的运营模式,其中凝结着无数的泪水欢笑,徘徊摸索,以及几百个孩子们赋予他的精神动力。
在蒋周健看来,每个人都有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的权利,哪怕是那些特殊的孩子和折翼的天使。同样,作为音乐人的他,也应该尽到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让音乐的阳光照射到更多的角落。谈起当初为何放弃已经小有成绩的事业离开北京,回到家乡创业,而后一发不可收拾地走上公益道路,这个留着新潮发型的阳光大男孩摊了一下双手 “到今年,已经快要10年了。”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身为独子的他毅然辞去北京的教师工资,回到家乡的父母身边。然而现实往往是那么地残酷,回到镇江的他感到非常不适应,除了缺少北京大都市的音乐文化氛围,更为关键的是,他总觉得自己的教师工作“单调而且乏味”。这时候,背上背包作为志愿者给贫困家庭孩子义务授课,成为了他繁忙工作之余的最大慰藉。
“小时候有个老师告诉我,音乐是有钱人的游戏。”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学艺之路,蒋周健提到的最多的就是“感恩”二字,不论是启蒙老师的悉心教诲,还是成长过程中他人给与的帮助,都坚定着他做公益的信念。他说,相比于物质的不足,那些特殊的孩子更大的困境是精神贫乏,虽然他们的生活已经能维持温饱,但相较于同龄的孩子,他们的课余生活只能呆在家中对着熟透了的课本。“周艺公益,就是要在贫困的孩子中找到一些不屈的向上的灵魂,温暖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和自我完善打开一扇门,并为他们精神发育提供必备的精神粮食。”
每周一的下午,从丹阳到镇江市区一个小时的车程,再加上十几分钟的步行,蒋周健都要重复走这条路,风雨无阻,为京口特教中心的孩子们上古筝课,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整整四年。四十多名残障儿童从原先一学就忘,连“12345”的按弦都记不清楚,到而今已经能完整弹奏出古筝三级考试曲目,在期间,蒋周健也曾无数次地冒出放弃的念头。而让他改变想法的是一次普通的演奏活动。2012年社会妈妈十年路《关爱残障儿童 牵手共庆六一》活动现场,来自京口特教中心的12名古筝班学院用心弹奏了一曲《上学歌》,来表达自己对热心人的谢意,虽然他们的演奏不够完美,但他们用最简单的方式去理解和感悟音乐,真正达到了内心的契合,现场掌声久久不息。回忆起当时情景,蒋周健仍不胜唏嘘“当时我已经想放弃了,智障孩子学古筝,在全国也是非常罕见,进度之慢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然而活动现场,我给他们打拍子的时候,却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在那一刻,我就坚定了不管多么困难,我也要用心教好这些孩子们。”
在学生们中间,除了教学时的严谨要求,更多时候的蒋周健就像一位大哥哥一样,耐心地听学生们抱怨,为他们解答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2014年周艺公益将音乐课堂开进了监所,蒋周健亲自担任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音乐帮教,为少年犯们提供古筝教学。身为等级考试考官的他,还积极筹备成立了监所特殊艺术考级点,使得16名问题少年有机会走进考场,和普通孩子一样取得了全国社会艺术水平等级证书……也许,蒋周健和他的周艺公益,最打动人的正是这种知行合一的力量,正如他所说“一个人的伟大在于帮助自己身边的人,最好的教育是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向善的种子,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爱激发爱。”
“艺术的根本在于用心去感受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并不断创造新兴之美。”从一间房、十几个学生开始,蒋周健的教学之路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宽。刚开始,周艺教育集团的合伙人们对蒋周健很不满意,觉得他用大量的时间去做公益而不管工作,是对事业的不负责任。但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渐渐理解他,受到潜移默化的集团老师们也参与到爱心辅导中来,在和那些特殊的孩子相处过程中,用一颗赤子之心去感受生活,感受美好,同时感受爱与被爱。蒋周健说,这可能就是公益的力量,化人于无形之中。他始终相信,做公益只要不违背良心、没有私心,就一定会有很多人支持,而这,让他感到很温暖。
有人曾问蒋周健,你为何选择坚持发展注定无法回本的“周艺公益”?他说,是不忍。再问,为什么不忍?他说他也不知道,或许是天性使然,每次看到那些贫苦的孩子沉浸在音乐中陶醉的表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就被触动了。这些孩子虽然买不起昂贵的乐器,但他们更勤奋努力,一遍遍地重复着枯燥的练习,直到有一天,他们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捧回了大红的等级证书……待得百花开,芬芳满人间,这种有教无类的大爱故事,如今已经在镇江的各个角落上演着,因为蒋周健和他带领的“周艺公益团队”,正在用音乐温暖着孩子们的记忆。